灸法

                                                P90 張惠華

P90 葉昱君

 

在針灸學的領域中,以灸療法的方式最為多樣。灸的起源很早,在內經之前已有灸的存在,如:

1、孟子離婁篇:『七年之疾,求三年之艾。』

2、靈樞官針篇:『針所不為,灸之所宜。』

而內經【異法方宜論】中,明確指出了灸法的來源是來自北方。根據後人推斷,灸法起源的時間應在針術之前,發明取火之後。經過先人一代傳一代,由經驗中創制出豐富的施灸方法,也發現形形色色的施灸材料。灸法種類儘管繁多,但仍可分成兩大類:一為艾灸法,一為非艾灸法。現在臨床上,則以艾灸法為主。

灸法的定義

灸法,是用艾絨或其他藥物放置在體表的穴位上燒灼、溫熨。借灸火的熱力透入肌膚,通過經絡的作用,以溫通氣血,達到治病和保健目的的一種外治方法。

艾之性能

一、艾葉,又名冰台,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艾的乾燥葉。其性能為:

1、艾葉:味苦,微溫,無毒,主治百病。(梁,陶弘景【名醫別錄】)

2、艾葉苦辛,生溫熟熱,純陽之性,能回垂絕之陽,通十二經,內服走三陰,理氣血,逐寒濕,暖子宮,止諸血,溫中開鬱,調經安胎,以之灸火,能透諸經而除百病。(清,吳儀洛【本草從新】)

二、艾絨品質鑑別法

艾絨越陳越佳。艾葉中含有揮發油,其新製艾絨,所含揮發油較多,灸時火力過強,病者灼痛感較大;而陳者,油質揮發迨盡,質更柔軟,灸之火力柔和,痛苦較少。經驗中以新艾灸氣喘病患,常易使病人聞其氣味而氣喘突然發作,而陳艾較無此弊端。茲將艾絨品質優劣之鑑別,列表如下:

 

 

青黃者為上

黑褐者為下

陳艾為上

新艾為下

細如棉絨者佳

纖維不清者劣

質純淨者佳

有雜質者劣

柔軟者佳

粗硬者劣

乾燥者上,易燃而中途不熄者為上

潮濕者為次,灸時易熄者為次

三、艾絨保藏法

艾絨以陳者為上,故需經久保藏。因其性質易於吸收空中溼氣,故保藏不善,每易霉爛蟲蛀,而影響燃燒,灸時中途熄滅,增加病者痛苦。故平時宜將艾絨置於乾燥箱內,密加封蓋,遇有風和日麗天氣,應取出曝曬二三時,日常使用者,則取出一部分,放置玻璃瓶中,仍加密蓋,以防潮濕,或少加硫磺末,既防生蟲,又可增加灸時功效。

艾灸之效用

臨床上,對於虛寒和陽氣衰弱的病症,單純施用針法,效果就不及灸治顯著。【靈樞】:「針所不為,灸之所宜。」就是此意。因此,灸法的適應範圍一般以陰症及慢性久病為主,也用於一些急性陽氣虛脫的病症。

1.溫經散寒:藉灸之火力,深透肌膚,溫經行氣,加以艾的生溫熟熱、通諸經、逐寒濕三特點,兩者相合,更加強其溫經散寒的作用。

2.扶陽固脫:臨床上,往往以艾灸來溫補虛脫之陽氣。

3.通運氣血:艾灸可行氣活血,用於氣虛下陷如脫肛,久泄,可灸督脈百會以升提陽氣。中氣不足之胸悶,可灸五柱穴(巨闕、中脘、下脘、左右梁門),以補中益陽。

4.防病保健:常灸足三里、關元、氣海、命門,可增強抵抗力。易患感冒者,可常灸大椎、身柱、五柱穴預防之。

灸法之適應症

一般以陰証,即慢性久病及陽氣不足之症為宜,如:虛弱、水腫、久痢、胃痛、經痛……等,皆可用灸。其他如中風、昏厥、脈絕、大汗亡陽、氣虛暴脫等兇危之癥,亦用灸法急救。此外,要防病保健宜長期施灸。

灸法的種類

                             直接灸瘢痕灸、非瘢痕灸

                    艾炷灸   間接灸隔薑灸、隔蒜灸、隔鹽灸

         艾灸法                          

                                                      

灸法                艾捲灸艾條灸

                    針上灸(溫針)

                    灸器灸

                                                    

                     日光灸

其他灸法     電灸

                     天灸(藥物發泡法)                                                                                       


艾灸法的種類

一、艾炷灸:

()直接灸:

直接灸是將艾炷一壯(一枚謂之一壯)直接放在穴位上施灸的一種方法。施用時,可先在皮膚上塗少許凡士林或大蒜汁,以防艾炷滑動或傾倒。臨床上,又因其對皮膚刺激程度不同,分為無瘢痕灸及瘢痕灸。

操作方法:

1、將艾炷置於選定穴位上並點燃。

2、當患者覺得燙時,用鑷子夾去,另置一新的艾炷。

3、如欲施行瘢痕灸,則是等到艾炷燃盡,再換新的艾炷。

4、如有水泡,一般不挑破,其會自然吸收。如範圍較大,可以消毒針挑破,塗上碘酒。 

()間接灸:根據襯隔物品的不同而命名,在此介紹最常用三種。

(1)隔薑灸:將生薑切片,約厚三分,以針穿數孔,放於腧穴或患部,上置艾炷灸之。如病者感覺灼痛,須將薑片稍為提起,薑片焦枯則另易一片,灸至局部皮膚紅潤為度。因生薑性味辛溫,有溫中散寒之功,能助艾力溫經行氣,逐寒定痛,對一般虛寒病症,如嘔吐、腹痛、泄瀉等脾胃虛寒,關節酸痛、痺痛等風寒濕痺,均可採用。

(2)隔蒜灸:用蒜泥作成圓餅或用鮮蒜頭切片,約厚一二分許,施灸法同上。每灸4~5壯換蒜片。因大蒜液對皮膚有刺激性,灸後容易起泡。臨床上多用來治療腹中積塊及未潰瘡癤等。


(3)隔鹽灸:本法只適用於肚臍處施灸,他處均不能用。以食鹽填平肚臍孔,再放上薑片及艾炷施灸,假如不用薑片,將艾炷直接放在食鹽上灸,則食鹽受火容易爆起,以致燙傷。隔鹽灸對傷寒陰證或霍亂吐瀉,中風脫證等,有回陽、救逆、固脫作用。但需連續施灸,不論壯數直至脈起,肢體回溫、證候改善為止。

 

二、艾捲灸(艾條灸)

用桑皮紙包裹艾絨,捲成圓筒形狀,稱為艾條,也有在艾絨中滲入一定劑量的藥末,稱之為藥條。艾條是從古代「太乙神針」、「雷火神針」簡化而來,因其使用簡便,沒有艾炷灸那樣麻煩,便於掌握熱度的強弱及灸時的長短,故為近代臨床常用。依操作法分:

(1)溫和灸:將艾條一端燃著,先靠近皮膚,後慢慢提高,直到病人感覺舒快時就固定在這一部位(一般距皮膚半寸處),連續燻510分鐘,至局部發紅為止。適用於風濕痺痛等症。

(2)回旋灸:將燃著的艾條在皮膚上往復回旋燻灸,用於病變面積較大的風濕病、軟組織勞損、皮膚病等。

(3)雀啄灸:將艾條點著的一端,對準皮膚孔穴處一上一下如麻雀啄食似地擺動,用於需較強火力施灸的疾病。

 

三、針上灸:


又名「溫針法」或「燒針尾」。溫針乃針刺與艾灸合併使用的一種方法,適用於既須留針又須施灸的病患。操作時,先按疾病虛實施行補瀉,然後在適當留針深度,將艾絨搓團捻於針柄距皮膚2~3公分點燃,通過針體之導熱將熱力傳入穴位,產生治療作用。溫針適應範圍較廣,如痺證、痿證等均可適用。

四、灸器灸:

本法是特製的金屬灸具(名為溫灸器或灸療器),內裝艾絨及艾條,燃著後,置於應灸部位來回溫熨,以達到局部紅暈發熱,起調和血氣,溫中散寒的功用。本法不致灼傷,不起水泡,不留瘢痕,但費時費艾甚多,且效力甚微,倘與前述直接灸法相較,實不可以道理計,為施用於婦女、小兒,及畏懼灸者最為適宜。

 

非艾灸法

一、電灸

利用電熱代替艾灸,稱為電灸。操作時,在特製的電熱器先通電,達一定溫度後,即在施術部位進行灸熨。一般可灸10—15分鐘。

 

二、天灸(自灸)

    名稱見【針灸資生經】,近代又稱「發泡療法」。以對皮膚有刺激性藥物敷貼於穴位或患部使局部充血、起泡有如灸瘡,因而得名。如敷貼時間短,以達到局部充血、潮紅為止,不致起泡。又可根據藥物的性能來掌握刺激量。其用藥有多種:毛茛、斑蝥、白芥子、旱蓮草、蒜泥。

 

施灸要則

一、艾炷的大小:頭面四肢,皮肉淺薄處宜小,背腹以下肌肉深厚處宜大;幼弱者宜小,大壯者宜大;風濕、虛勞者宜小,水腫、臌脹、頑麻固冷宜大。

二、壯數的多少:小孩、女子、虛弱者、血壓高、發熱、脈數者均不宜多。男子、壯年、體實者及麻痺、癱瘓者,壯數要多。頭頂宜少,腹背、足三里可多,由數十至數百。元陽欲脫者則不計其壯數。

        艾炷的大小和壯數的多少,須從病人的體質及部位來考慮:

 初病、體質強壯的艾炷宜大,壯數宜多。

 久病、體質虛弱的艾炷宜小,壯數宜少。

   在頭面、胸部施灸不宜大炷多壯。

   在腰背、腹部施灸大炷多壯無妨。

   四肢末端皮薄而多筋骨處不可多灸。

 肩背和兩股皮厚而肉多,艾炷可以較大,灸壯可以較多。

※老幼宜少些,總之,臨床應用須根據不同情況靈活應用。

三、施灸之先後:先上後下,先灸少後灸多,先陽後陰。【明堂灸經】:『先灸上,後灸下,先灸少,後灸多,宜慎之。』先上後下者(先頭身後四肢),欲防血氣被灸火引導上行,致眩暈、頭昏、口乾;先少後多者,欲使艾火由弱增強,以便病者易於耐受,不致望而生畏。

 

 

施灸程序

A.選擇體位和取穴:體位對取穴有直接關係,因灸治要安放艾炷且治療時間較長,特別要注意體位的平正和舒適。

B.安放艾炷和點火:安放艾炷前,宜在穴位上塗點大蒜液、蔥涎或甘油,可增加黏附作用和刺激作用。

※施行艾條灸時,以手指置於穴位旁,感覺是否過熱,以免患者被灼傷。

灸後處理

一、灸後之調養:注意飲食(如生冷食物),避風寒,慎房事。灸後注意消毒,發生癢感時,絕對不可抓擦,偶爾不慎擦破,應嚴密消毒裹紮。

二、灸瘡之處理:施灸以後,局部發生紅暈現象,可不作處理,停灸後很快自會消散。如果皮膚灸起水泡,小的經過幾天自然吸收及結痂;如水泡較大,吸收較緩慢,可用消毒過的針刺破,除去水液之後,塗敷消炎軟膏。

三、灸瘡之防止:欲防止灸瘡化膿,艾炷宜摶緊而小,或多壯分灸,則所起水泡亦小,灸後以薑汁塗灸處,可免起水泡。

四、灸後何時再灸?

1.如隔日有發熱症狀,口苦、咽乾,則停灸一日,若無,可續施灸。

2.如有疲勞感覺,則休息一二日再灸。

3.起水泡不宜再灸。

 

注意事項

1)根據體質和病情選用適合的灸法,並做好與病人的溝通。

2)體位要求平正,施灸中,防止艾火掉下,誤傷其他部位或衣物(3)對昏迷或局部感覺麻痺的病人,施灸不可過量,防止不必要的     

燙傷。

4)灸治過程也可能發生昏厥現象,處理方法同「暈針」。

5)在面部、心區、大血管部、肌腱和皮膚皺紋的部位不可用直接灸,避免造成疤痕和攣縮等。孕婦腰腹部及外感熱性、陰虛發熱、脈象數疾者,不宜施灸。

6)瘢痕灸法,在化膿期間不宜作重體力的勞動。如背部的灸穴,多用力之後容易增生腐肉(肉芽組織),高出皮膚面。

 

施灸禁忌

一、禁灸腧穴:共四十五穴

1.頭項部:啞門、風府、天柱、承光、臨泣、頭維、絲竹空、攢竹、睛明、素髎、迎香、顴髎、下關、人迎、天牖。

2.胸腹部:天府、周榮、淵液、乳中、鳩尾、腹哀。

3.腰背部:心俞、白環俞、脊中。

4.上肢部:肩貞、陽池、中衝、少商、魚際、經渠。

5.下肢部:隱白、漏谷、陰陵泉、條口、犢鼻、陰市、伏兔、髀關、申脈、委中、殷門、承扶、地五會、陽關。

二、禁灸部位:

1.重要臟器及大血管所在,禁灸。

2.婦女妊娠之腰腹部諸穴,亦應禁灸。

3.延髓部、心臟部、眼球附近、睪丸部,應注意。

4.頭面部、四肢末梢部,以及筋肉結聚處、皮膚淺薄處,慎灸。

三、禁灸病症:

1.凡一切陰虛火旺之體質與病症,皆不可灸。如陰虛癆、喀血、吐血、心悸怔忡、口燥咽乾等症。

2.一切陽症,亦不宜灸。如身發高熱、神昏譫語、血壓過高,及中風實症、陽明胃實、脈象洪大弦數等症。

3.法定傳染病禁灸。

4.瘡毒已化膿者,禁灸。或先行穿刺,放出膿血,然後施灸,以免膿向內流,為害匪淺。

5.病者身心疲極、酒醉大飽之後,不可施灸。

6.濕疹及有妊娠嫌疑之下腹部,皆禁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