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概論

                                                              M85 陳奕澄 編

                                                              M88 蕭君平 講

 

    中醫學是一門擁有數千年歷史的科學,它不僅有豐富的臨床經驗作基礎,更有完整實際的理論為根據。這些理論不但目前依舊有效地指導臨床實踐,隨著時代的進步及科學發展,更將迸放出燦爛的光芒。

 

一、中醫學的形成與發展

        中國醫學是國人幾千年來同疾病作戰的經驗總結,包含國人與疾病作戰的豐富經驗和理論知識。醫學理論的形成,不僅需要大量反覆的醫療實踐經驗,而且也與社會文化、傳統學術思想相關。中醫學的理論體系,即是受到中國古代的哲學思想—陰陽五行學說的影響;是以整體觀念為其主導思想,以臟腑經絡的生理、病理為理論之基礎,以辨證論治為其診療特點。可考文獻六千多種;防治疾病的方法豐富,除用藥外,還有針灸、推拿、導引以及外治等等;藥物生產種類繁多,在通行的本草書裡記載即達二千五百多種。

 

1.中醫學的形成:

    (1)源流:

    早在遠古時代,我國人民在進行生產和跟自然災害作戰的過程中,已經開始有關防治疾病的活動。在找尋食用植物的過程中,逐漸認識到藥效,此為發現並應用草藥防治疾病的起源;在應用石器作為生產工具的同時,用砭石、骨針刺瘡放血,此為針刺療法的起源;從烤火、按摩得到溫暖舒適和止痛,逐漸發展用以治病,此為艾灸和推拿療法的起源。這些史實證明,醫和藥是人們在生產和生活中與疾病作戰的產物。

    醫學來源於人類的醫療實踐,總是受著歷史條件的限制和影響,隨著社會的生產力和生產關係、政治經濟和科學文化的發展而進步。

 

(2)發展:

    原始人類經過無數次的嘗試,逐漸發現許多可以治病的物質,進而累積了一些藥物的知識。到了奴隸社會時期,物質文化豐富,醫藥方面也進步許多:開始對疾病有一定認知;但是當時巫術盛行,使醫藥蒙上迷信外衣。

    春秋戰國時代,進入封建社會,醫藥學有顯著的發展,開始有專業分科,並有針灸、脈學與本草等類別。由於醫療經驗積疊,戰國時的醫學家總結經驗,托名黃帝,作《內經》十八卷,是中國現存最早的醫學文獻,對於人體的解剖、生理、病理、治療原則和方法作了全面的闡述,其中的陰陽五行學說等哲學的思維與科學的方法,豐富了中國古代醫學的具體內容。《難經》是一部與黃帝內經相媲美的古典書籍,為秦越人所著,補充內經之不足,對內經中某些疑難問題進行了討論和闡釋。因此,內、難二經為中醫學獨特的理論體系奠定了基礎。

    繼內經之後,總結經驗的文獻有《本草經》、《傷寒論》和《金匱要略》。本草經原名神農本草經,總結了漢代之前藥物的知識,是我國最早的藥物學。傷寒論與金匱要略原合稱為《傷寒雜病論》,東漢張仲景所著,總結當代防治疾病的豐富臨床經驗和醫學知識理論,確定了辨證施治的原則。中國古代人民在長期封建社會中,創造了燦爛的文化。

    繼傷寒論和金匱要略之後,歷代醫學家大多結合臨床醫療實踐,從不同角度發展中醫學的理論。例如王叔和的《脈經》,將脈象分為二十四種,結合臨床系統探討了脈學的基礎理論;巢元方的《諸病源候論》,記載疾病症候一千七百多條,對病源和症候作細緻的論述,詳實記錄某些傳染病、寄生蟲病與過敏性疾病等,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探討病機理論和臨床症候學的專著;孫思邈的《千金方》十分重視婦女疾病,是綜合了基礎理論和臨床各科的巨著;陳無擇的《三因極—病證方論》提出疾病原因有內因、外因、不內外因三種,稱為三因學說,充實了中醫病因學;錢乙的《小兒藥證直訣》豐富了臟腑辨證論證的內容。

    隨著歷史的發展,至金元時期,中醫學術界湧現了各具特色的醫學流派,其中具代表性的是劉河間的寒涼學派、李東垣的脾胃學派、張子和的攻下學派和朱丹溪的滋陰學派,後人尊稱為金元四大家。這些學派對致病都有獨特的經驗,使醫藥學內容更加豐富。

    明清時期形成的溫病學說,是研究四時溫病的發生。葉天士、吳鞠通創立了衛氣營血和三焦的溫病病機傳變規律及辨證論治方法,自成體系。

    近年來,中西醫學工作者在整理歷代醫學文獻,系統整理中醫基礎理論同時,還廣泛運用現代科學的技術和方法,在研究經絡、臟腑的生理和病理方面,都有一定的進展。

 

二、中醫學的基本特點

    中醫學理論體系形成於中國古代,受到中國古代哲學的深刻影響。對於事物的觀察分析方法,多以取象比類的整體觀察方法,通過對現象的分析,以探求其內在機理。因此,中醫學理論體系有兩個基本特點:整體觀念與辨證論治。

 

    1.整體觀念:

    所謂整體,實際上即是各個局部的統一性和完整性。中醫學非常重視人體本身各個局部的統一性和完整性,同時也非常重視人與自然的統一性和完整性。

    中醫學認為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構成人體的各個組成部份之間,在結構上是不可分割的,在生理功能活動之中是相互協調、相互為用的,在病理變化中是相互影響的。同時認為人與自然之間也是一個整體,人類的生存雖然不能違背自然規律,但可在順應自然規律的前提之下,自動地適應和改造自然,以維持機體的正常生理活動。

    中醫學的整體觀念,實際上即是指人體本身的整體性和自然的整體性。其為中國哲學思想在中醫學理的體現,貫穿於中醫學的生理、病理、診法、辨證和治療各方面。

 

    2.辨證論治:

    辨證論治,是中醫診斷與治療疾病的基本方法。辨證即是將通過四診(望聞問切)蒐集得來的所有臨床現象,包括症狀和體徵,在中醫基礎理論指導下,進行分析綜合,辨別疾病的原因、性質、部位及正邪之間的關係等,然後作出辨證結論。論治,即是以辨證結論為依據,確定相應的治療原則和方法。辨證,是確定治療原則和方法的前提與依據;論治,是治療疾病的手段和方法。因此,辨證和論治是不可分割的整體,是中醫診斷及治療疾病的基本原則,是中醫基礎理論指導臨床實踐,通過醫療效果來檢驗並提高理論的全過程。

    中醫診治疾病,無論何種病證,都必須進行辨證,然後使能確定其治療原則和方法。因此,辨證論治有別於頭痛醫頭的對症治療,又別於一方一藥針對一病一證的治療方法。

    辨證論治能作為指導中醫臨床診治疾病的根本法則,在於其能辨證地對待病與證之間的關係,因為任何疾病都可發生不同的臨床表現;不同的疾病也可產生相同的臨床表現。所以同一種疾病可以有不同的證;不同的疾病也可有相同的證。所以說,同病異治實際上是由於病邪的性質與患者體質不同,故其臨床表現不盡相同,辨證論治亦有所不同。至於異病同治,實際上是指不同疾病,在發展過程中出現相同的病機,故可用大概相同的方法治療。由此可見,中醫的辨證論治著眼於病機,不在於病的異同。

 

三、中醫學基本理論

    中醫學基本理論包含陰陽五行、經絡學說、臟象學說、衛氣營血津液、三因(病因)等各種理論,闡述人體的組織結構、生理功能和病理變化,及引起疾病的原因與發病原理。

    接著將這些理論應用於辨證方法,配合四診以及八綱、氣血、臟腑、病邪、六經、衛氣營血等辨證方法而加以診斷,並確立治則與治法(八法),再使用本草學、方劑學及針灸學的配伍來達到治療的效果。今簡單分述如下:

    陰陽五行學說,是古代的一種樸素的自然哲學思想,中醫學運用陰陽之制約轉化和五行之相生相剋的關係來闡釋人體的組織結構與生理,並指導對疾病的診斷和治療。

    經絡是人體通行氣血,聯絡臟腑肢節與溝通表裡上下之通路。經絡學說,是研究人體經絡系統的生理功能、病理變化及其與臟腑間的相互關係。

    臟象學說,是研究人體各臟腑、組織器官的生理功能和病理變化,及其相互關連性,是中醫學理論體系之重要部份。

    氣血津液,是構成人體的基本物質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並闡述其生成、代謝和調節功能及病理變化。

    病因學說,主要闡述各種致病因素的性質和疾病發生的原理、特點。

    四診是蒐集臨床材料的方法,包含望、聞、問、切四個部份,對於脈診與舌診特別精細,是辨證施治的主要依據。

    八綱辨證是所有辨證方法之綱領,即是辨陰陽、表裡、寒熱、虛實。以陰陽為總綱,表、熱、實屬陽,裡、寒、虛屬陰;以表裡辨別疾病之深淺,以寒熱辨別疾病之性狀,以虛實辨別邪正之強弱。

    氣血及臟腑辨證是根據氣血津液及臟象學說來結合一系列的臨床表現,辨別病變之所在。

    外感熱病是指由外邪侵入人體而引起發熱的疾病,主要是用傷寒學說的六經辨證及溫病學說的衛氣營血辨證。

    治則是治療疾病的指導原則,根據標本緩急、邪正陰陽盛衰而採取不同治療原理。治法是治療疾病的具體方法,包含八法(汗、吐、下、和、溫、清、消、補)以及開竅、固澀與鎮納等方法。

    本草學,研究藥物對人體的作用及在治療上之運用,還有每味藥的產地、型態、品種與收採、炮製等知識。而方劑學是將藥物加以配伍組織,發揮其綜合作用,並且調和藥物的偏勝,發揮應有之治療功能。

    針灸學是研究各種常用針刺和艾灸,在人體特定之穴位給予刺激,以調整機能,從而防治疾病的理論與具體操作方法。

 

四、中醫學之展望

    中醫學是中國五千年的歷史所留下來,以獨特理論體系為基礎的傳統醫學,也是醫學科學中的學派之一。中醫學的發展不僅取決於各學科的相互滲透移植,更重要的是取決於自身的獨立發展,在系統繼承中醫理論體系的基礎上,吸收現代科學中一切對自身有用的理論和方法,對中醫理論的臨床經驗進行研究。

    事實上,中醫學是以中國人的宇宙觀、生命觀為根據的醫學,也是東方文化的精髓之一,但是其發展,真的需要以現代科學洗禮,留其精華棄其糟粕,發揚古義,融會新知。唯有中醫本身現代化與科學化,並努力消除中西醫間不必要的藩籬,加以整合,如此方為人類之福。

 

 

參考資料:

1.中醫學基礎  啟業書局  民國8310月。

2.中醫學基礎理論  知音出版社  民國792月。

3. 新醫藥週刊1752  民國883月。

4.中醫基礎學  志遠書局  民國867